罗布麻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论浙北防风古国地区的茶文化
TUhjnbcbe - 2023/3/20 21:23:00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m.39.net/news/a_8519784.html

大家好,这里是赵菊萍的生活,这期为大家带来关于浙北地区的茶文化。

四千年前,位于中国钱塘江与太湖流域间的防风古国,其中心地区为今湖州市及所属德清、长兴、安吉三县,江苏吴江县和杭州市北郊,余杭区西北部的良治、瓶窑、彭公、*湖、安溪等乡镇一带,至今流传着一种共同的茶文化。人们普遍饮用的是一种别具特色的风俗茶,被称为“风味茶”、“花色茶”、“咸茶”、“香茶”、俗称为“烘青豆茶”或“熏豆茶”。今德清县二都一带是防风国的古都,这里的乡民将这种风俗茶誉称为“防风氏神茶”,更具有地方特色,①在全国也属罕见.

“防风氏神茶”的配置和吃法别具一格。茶的主料选用“拘橘皮”、“紫苏子”、“雨前茶”、“烘青豆”,缺一不可。其中构橘皮,是一种野生橙子皮,俗称“长子皮”。构橘皮特厚,质脆汁多,具有通气、开胃、利湿之药效,用盐腌制后具有浓烈的清香,果肉特酸,不可食。紫苏子,即野芝麻.粒细圆,人口脆香,消痰润肺,其叶称“紫苏”,人药可散风寒。烘青豆采用新鲜青豆烘焙而成,其色泽碧绿似翡翠,香气浓郁其味咸而鲜,含有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②藏于罐内,隔年不坏。“雨前茶”,为谷雨前采制的高山茶叶,色泽嫩绿,鹅*相间,均为芽茶。茶叶具有御寒及防暑、防辐射、防瘤等三防作用.③“防风氏神茶”的辅料,视防病健身和开胃的需要,根据地区特点而定,如东部水乡地区有用姜末,干丁香萝卜丝,或风菱肉、风李葬片等作辅料人茶。西部山区以细嫩咸笋干丝、桂花等辅料人茶。湖州、新市、德清、武康、上柏等城镇居民,还选用“青果”(新鲜橄榄)对剖人茶、戏称“元宝茶”。

“防风氏神茶”主料的腌制也较讲究,先剥取拘橘皮,略用清水洗净、晾干,切成长约1厘米、宽2毫米的细丝状,加适量盐拌人,置子玻璃器皿或陶瓷器皿中储存,用时再拌以紫苏子。也有储存新鲜拘橘,待用时再剥皮腌制,这样香气浓郁,味咸极佳。烘青豆制作工艺较烦.于农历七八月采用新鲜大豆,选颗粒饱、色泽青绿者,倒入沸水锅中稍煮,待颜色呈透明状时起锅滤干,加适量盐拌匀后平铺于细眼竹或铁筛子上,然后用炭火慢慢烘焙、翻动,待豆半干起皱而成(不能烘焦),冷却后即可贮存备用。

“防风氏神茶”的饮用最具地方特色,当地人称用茶叫“吃茶”其茶道表现是先取腌制好的拘橘皮、紫苏子(约1.5克)、烘青豆((5克)、芽茶(1.5克)子茶盅(或茶杯等茶具)’用沸开水泡加盖,待三至五分钟后,便可揭盖品尝清香扑鼻、鲜而可口的水,冲水二至三遍后,把茶盅内茶叶等物全部倒人口中,细嚼慢咽,其乐无穷.故人们称这种品茶法谓“吃茶”。

防风古国地区的风俗,正月来客或平时贵客登门,主人往往先以一杯糖茶(白糖开水俗称“糖汤”),一杯“防风氏神茶”敬客,待客人饮完糖茶、吃毕防风氏神茶,主人再献上一杯纯真碧绿的清茶招待。如是至亲好友,主人则继续敬上一碗“桥米锅巴汤(俗称“镬桩汤”),如既是贵客又是稀客则不敬“镬桩汤”,而敬四至六只糖余鸡蛋。当地茶肆、茶馆,在春节头三天向茶客敬献花色茶,名日“新春茶”,其配料有红枣、桂圆、莲子、金橘饼、白糖等。茶铀(茶钱)由茶客任意奉送,以示茶馆老板对顾客的一片心意,谓之“讨甜头”。为什么这种其有特殊风味的“吃茶”风俗,在以今德清二都防风国古都为中心的湖州地区、江苏吴江和杭州北郊地区几千年来流传不衰又有什么重要意义?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防风氏神茶”,是中国江南地区先民最早利用野生中草药材配制而成的一种保健的茶点和药茶。

古代太湖流域因气候温和,降雨益偏多而洪涝连年,直至公元年太湖才第一次出现冰冻。江南地区的先民们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发现了拘橘皮、紫苏子、高山茶叶,具有祛风寒利风湿的药用保健作用,于是慢慢形成了泡制茶水饮用的习惯,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据传公元前年以前,与夏禹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的*事部落首领,治水英雄防风氏在今德清莫干山一带治水,当地先民进拘橘皮、紫苏子和野生茶叶泡茶,并进供青豆佐茶。为防风氏祛湿骆寒饱肚。防风氏性急,将供青豆倒人茶中’将茶豆诸物统统吃下,尔后顿感浑身轻松舒适,神力大增。春秋时吴国大将伍子管电兵太湖之滨的小渔村(今江苏省吴江市庙巷乡开弦弓村),当地百姓曾以“防风氏神茶”招待他,吃后他感到清香饱肚,赞不绝口.①三国时代,把茶叶作为药物饮料载人史册,其中有“橘子茶”、“芝麻茶”、“姜茶”、“薄荷茶”等.到元代,《饮膳正要》中出现“茶膳”和“拘祀茶”、“玉磨茶(用炒米与紫笋茶配制)的记载.明代《多能哪事》记有六种茶汤法,其中“午时茶”已被开发治疗伤风感冒.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开发出一大批药茶,有北京的“罗布麻茶”、四川的“长生不老茶”,上海的“降压茶”、“冠心茶”、“减肥茶”,河北的“还童茶”,广西的“寄生茶”等。天津以茶为原料制成防辐射和增加白细胞的“药片”,浙江中医学院用茶叶研制成“嗓音宝”,作为喉科的保健药。“防风氏神茶”,以配制简便,选料均为野生植物,味感最佳而得以长期流传下来。尤其是在人们进食荤腥油腻食物后,冲吃一杯将会感到浑身舒服。说明防风古国地区的先民富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对我国茶文化的伟大贡献。德清县人民*府充分认识到“防风氏神茶”的保健价值后,于年7月在钟管镇建厂,开发生产“双头神鸟”牌“防风氏神茶”,经江浙两省试销二万盒,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年1月29日请浙江省卫生厅组织有关专家通过质量鉴定,现将投人大批量生产。

第二,“防风氏神茶”,是江南地区最原始的祭祀饮料。

古代祭祀祖先、神灵用的饮料,通常指酒类。我国有关制酒和饮酒习俗的记载始于殷商时期,这也是用酒祭祖的时代。那么在殷商以前用什么饮料祭祖祀神?我们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并应用“以茶代酒”这一俗语。这就是说,早在四千年前的防风氏时代,防风古国地区的“风味茶”已成为一种祭品,尤其是防风氏被冤杀后.当地先民特以此种茶点饮料祭祀祖先和防风氏。笔者幼时曾生活在今德清上柏、二都一带,目睹父母罪以此种茶点代酒祭祖、上坟。故当地每年腌制构剥皮、紫苏子和焙制烘青豆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项大事,尤以二都、杨坟一带的乡间父老最为讲究。人们为了纪念共同的先祖防风氏,所以农家逐渐誉称这种家乡风味茶为“防风氏神茶”。以茶祭祖祀神,在唐代已十分流行。佛教提倡戒酒,寺院僧侣把茶叶作为主要饮料唐宋时代禅宗寺院最讲究饮茶,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大中三年()东都洛阳有位高僧岁,唐宣宗间他服用何药长寿?僧答道:“性本好茶,到处唯茶是求。”同时大量史料说明,我国许多名茶大多由佛道寺观栽培加工而成。那时的佛教寺院都设“茶头”掌茶,寺院门前设“施茶僧”。所产茶叶,上等的供佛,中等的待客,下等的自奉。民间常用茶祭祖敬客。唐代广德年间(一7“年)长兴顾绪山的紫笋茶被列为朝廷贡品,限期送京,“先祭宗庙,后赐近臣”。德清县三合乡杨坟一带还以茶迎亲,出现“亲家婆茶”“新娘子茶”、“新客人(新郎)茶”、“毛脚女婿茶”等等,成为我国古代茶文化中极其精彩的内容。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家供奉罗汉塑像,常设茶供祭,并以茶治病成为一种家风.故“防风氏神茶”,不但是江南地区最原始的祭祖饮料,而且也是中国茶文化中流传时间最长的茶凤刹俗。

那么这期就到这了,下期再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浙北防风古国地区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