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茶疗
根植于中医药文化与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养生方式。真正意义上的茶疗是以中药原植物叶片,并结合中药与茶叶炮制方法,制作成茶叶的形态,使得它同时具备中药的治疗养生效果与茶叶的“形、色、香、道”。茶疗分为窄义茶疗和广义茶疗。窄义茶疗是用茶做疗理之用,但是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单一茶的疗理功能相当有限,从而延伸出了许许多多以茶作载体名称,以其它植物的根、茎、叶为材料的广义茶疗。对于茶疗,我们既要从医药方面考察,也要从文化方面进行审视。茶疗起源
几千年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对茶都情有独钟。在我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态。1、茶疗始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作为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记载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得茶而解。”这是中国对茶疗的最早记载,当然,这里所说的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红茶、绿茶,而是药茶合一的中药茶。2、《本草纲目》解释茶的药理作用说:“机曰: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明中之阳,可升可降。3、中唐时期,茶圣卢仝将中医茶疗文化推向颠峰。4、公元年,由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正式刊行,其书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首。公元年,由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宋*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载有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也有应用药茶的经验。5、元代邹铉增编的《寿老养亲新书》中载有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二首,为槐茶方跟苍耳茶。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各地多种药茶的制作、功效和主治等。元代纱图穆苏撰著的《瑞竹堂经验方》一书中载有治痰喘病的药茶方。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上有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唐代刘贞亮也曾经总结说,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药茶的特点和优点
茶的疗效不仅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历史上以喝茶闻名的唐代文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对饮茶的妙处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一碗润喉吻,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闻名于世,脍灸人口的“卢仝七碗茶”。药茶的优点:1)味道可口,“良药可口利于病”:药茶多采用味道可口的食物(或药物),与茶叶制成茶剂,因此,药茶大都无苦涩难闻之弊,如红糖茶、山楂茶、罗汉果茶等,均甘甜可口,患者乐于服用。2)以药代茶:茶为万病之药,是人们相信的保健饮料,非茶饮料加上“茶”字,使人们体会到它与茶叶有同样的保健功效,并能像茶一样浸泡饮用,久而久之,中药方剂便有了茶剂。如罗布麻茶、菊花茶、午时茶、番泻叶茶等。3)节省药物:中药汤剂,每剂重量多在——克之间。而中药的茶剂,一般仅为5-10克,相比之下,节省了大量的药物。4)性味平和而无*副作用:药茶大都取材于食物和性味平和的药物,所以大都没有副作用,即使长期服用,仍是安全可靠。5)便于携带、服用方便:中药汤剂,量大又需要长时间煎熬,为此现代人不喜欢服汤剂。茶剂多为粗末茶、块状茶、袋泡茶、开水浸泡便可服用,尤其是速溶型药茶,开水一冲即溶,携带、服用特别方便。6)疗效显著:药茶虽然药性平和,但是只要坚持服用,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即使是危急病症,用之得当,也能立见著效。7)有利于发展家庭医疗:随着人们的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食疗、茶疗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每患小病便可应用茶疗妙方以辨病自疗,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从而促进了家庭医疗的发展。药茶的种类和剂型
种类从方剂的构成来看:有单方、复方之别;从服用方法来看:有饮用茶汁、茶汁送药、以药代茶饮及外用等;从传统剂型来看:药茶可分为药茶和药露;从常用药茶的组成来看:可分为有药有茶与有药无茶两类,前者如午时茶和姜茶等,后者如人参茶和参槲等。从应用来看:还可分为保健茶、疗效茶、减肥茶、健美茶和时令茶等。剂型汤剂:汤剂是将药茶配方中的组成成分加水煎汤或用沸水冲泡数分钟后饮用。散形茶:散形茶的制法多采用混合法,即将茶叶和药物粉碎成粗末,混合均匀,分装即得。如果配方中有纤维性强、体积大以及不易粉碎的药材,可根据有效成分的性质提取挥发油或制成浸膏,然后以茶叶及其余药材吸附之,并混合均匀,低温干燥后过筛整理,即成。散形茶的制作需要一定的生产条件。块形茶:块形茶是将茶叶和药物粉碎成粗末,混合均匀后以药量的10%-12%的神曲或面粉为糊作粘合剂,加入到药粉中,搅拌成颗粒,以手捏成团,触之能散为度,用模具或压块机制成小方块,低温干燥,使含水量降至3%以下。袋泡茶:袋泡茶是指将药材饮料粉碎成粗末或者一部分提取药汁与之混合后,按一定量分装特制的滤纸袋中的一种新剂型。服用前将药袋浸入沸水中约十几分钟,即可取汁服用或代茶饮,服用十分方便。药茶的服用方法和适应范围
1)冲泡:冲泡是将茶叶或配好的药茶放置在容器中,含有茶叶的药茶适宜用陶器或瓷器,既能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又不烫手;如不含有茶叶则可选用保温杯,能保持水温,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浸泡出来。用沸水冲泡后可加盖焖上一段时间,一般可冲泡2-3次。单方或只有2-3味者,用于发汗、解表散寒、止痛、止痢、明目等目的的药茶常用冲服法,含有挥发性的药茶也可考虑采用冲服。2)煎汁:将药茶中的诸味药物加水煎,取汤汁饮服。当药茶中含有较多药物,或者药叶中含有的药物需要煎熬一定时间后才能浸出有效成分时应当考虑此方法。一般治疗慢性病的药茶多于煎汁后服用。3)调服:调服的方法有二种,一是将茶叶或药茶中的诸味药物研末,再用其他药物煎汤调服;二是将不含茶的药物研末,再用茶汁调服。4)和服:和服是在已经冲泡好或煎好的药茶汁中和入米醋或酒饮用,这种服用方法多用于祛寒、止痛,如治痢疾和心痛等。5)含服:含服是将药茶汁先含在口腔内,然后慢慢咽下。这种服用方法多用于口腔疾病如急性咽喉炎、口腔溃疡、牙周炎等。6)分服:将药茶汁分次饮服,例如分成上下午2次服用。这种服用方法多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7)顿服:将药茶汁一次饮完。8)外敷:外敷包括擦、搽、贴、涂等方法,使用时先将茶叶或药茶中诸味药物研末,用浓茶汁或甘草汤调和,外敷患处。这种使用方法多用于外科、皮肤科疾病如湿疹、疮*、溃疡等。从药茶的特性和功效来看,饮用药茶没有太多的禁忌,它的适用范围广泛。无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均可服用。家庭茶疗法
在《本草拾遗》中有:“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茶色素、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家庭生活中于茶内加人不同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介绍10例:(1)、冬凌茶:茶叶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饭后一杯。有清咽利喉、抗菌消炎、护嗓润嗓之功效。治疗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等症。(2)、姜茶:茶叶5克、生姜10片共煎,饭后饮用。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治疗流感、伤寒、咳嗽等病症。(3)、蜜茶:茶叶3克,开水冲泡待茶凉后加蜂蜜3毫升搅匀,隔半小时饮服一次。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适用于口干褐、无痰、便秘、脾胃不和等症。(4)、醋茶:茶叶3克、陈醋3毫升,先用开水冲泡茶叶5分钟后加醋饮服,每天冲饮3次。有和胃止痢、散痕镇痛之功效。(5)、莲茶:茶叶2克、莲子10克,红糖10克,将莲子加糖煮烂后冲茶饮用。有健胃益肾之功效。(6)、菊茶:茶叶2克、干菊花2克,用水冲泡,每日饭后饮用。可降热解*、清肝明目、镇咳止痛和降脂防衰老。(7)、奶茶:茶叶2克、牛奶半杯、白糖10克,牛奶和白糖加半杯水煮沸,再放茶叶冲泡,每日饭后饮服。有消肥健胃、化食除胀和提神明目的功效。(8)、柿茶:茶叶3克、柿饼3个,冰糖5克,将柿饼加冰糖煮烂后冲茶饮服。可理气化痰、益脾健胃,肺结核患者饮用最宜。(9)、粥茶:茶叶6克、大米克,将茶叶用开水冲泡滤出茶叶加米煮成粥饮用可和胃消积。治疗胃腹胀闷、消化不良等症。(10)、盐茶:茶叶3克、食盐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服,每日4-6次。可消炎、化痰降水。适于感冒咳嗽、火眼牙痛症。更多内容,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