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赵州和尚不拣亲疏便与茶
TUhjnbcbe - 2021/3/10 1:11: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州和尚:不拣亲疏便与茶

说起赵州和尚,知道的人未必很多。但说起“吃茶去”这句话,知之者就很多。因为我们一到茶馆,经常会看到这几个字。知道这桩公案的人,也会经常口头说:“吃茶去!”

赵州和尚喜欢茶,他对茶道的研究很深,他的“吃茶去”是中国禅宗史上最著名的公案之一。

从前,有两位僧人曾一前一后到过赵州和尚那里。

他问先前的那个僧人:“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僧人回答:“曾经到过”

然后赵州和尚对他说:“吃茶去!”

后来又有一个僧人到那里,赵州和尚问他:“你曾经来过这里吗?”

那人如实回答:“以前不曾到过。”

赵州和尚还是对他说:“吃茶去!”

看到这样的场景后,院主不知道赵州和尚到底什么用意,问他:“你这为什么到过这里的也说吃茶去,没有到过这里的也说吃茶去?”

谁知赵州和尚突然大声叫了院长,嘴里还是那句:“吃茶去。”

院主虽然吃惊但也不知不觉应了他。之后,赵州和尚的这句充满禅意的“吃茶去”很快就在禅宗界流传开了,成为一句禅林法语,又称为赵州法语,禅门就称其为“赵州禅关”,经常被禅门弟子喜闻乐道。

清代《心灯录》中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另有开创临济宗的分支*龙派的慧南禅师言:“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谁辨满瓯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州和尚,唐朝人;生于唐代曹州郝乡,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荷泽。

他俗姓郝,法号从谂,幼年出家,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悟道后常住在河北赵州观音院,大力弘扬禅法,他的禅语法言传遍天下,世人称他为“赵州大佛”。唐昭宗乾宁四年(年)圆寂,谥号真际大师。他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

说起赵州和尚,不得不说他的各种奇怪的禅门公案。

有一回,有人问赵州和尚:“达摩祖师千里迢迢从西天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他回答道:“就是院子里这棵柏树。”

那个人继续问:“柏树有没有佛性啊?”

他回答说有。

但后来有人问他:“狗有没有佛性?”

他却说没有。

又有一回,有人问赵州和尚:“我听说您亲自去看过南泉,是不是真的啊?”

他立马回答:“镇州出大萝卜头。”

再问:“万法归一,一归哪里?”

他又回答:“我在青州做了一件七斤重的布衣。”

赵州和尚像这样答非所问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人问他姓什么时,他常州还会随口答个“常州”,问到年纪又答个“苏州”,诸如此类的禅语,指不定啥时候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还经常把高深的禅理融于平常事之中,又例如:

有一佛教信徒,问赵州禅师:

“请问禅师,参禅怎样才能悟道呢?”

赵州禅师被他一问,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说:

“我要去小便了!”说后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那个信徒说:“你看,小便这样的小事,还要我自己去,别人不能代替。”

意思是说如何参禅悟道,这是你自己的事,怎么来问我呢?

像这样暗示的教学作风,多么活泼,多么高明,又多么透澈。

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生死大事,参禅悟道需要自己去实践、体证,父母手足,亲人朋友,谁也替换不了,从禅学来看,每个个人都是卓然独立的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州和尚与茶确实有着极深的渊源,在参悟到一定境界后,他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茶,吃茶对他来说简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的本能了,不过他的“吃茶去”已不是仅仅停留在生活中真实的茶了,更应该理解成一种包含着佛法禅机的禅语。

赵州和尚用一句日常的“吃茶去”作为开启智慧的禅语,无非就想给人以启迪,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禅宗讲平常心,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不,在赵州和尚看来饮茶和悟道可是一回事,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诗想”,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悟道,不应该靠外力和理数,而是要靠一颗在日常生活中修炼的平常心。

赵州三呼“吃茶去”是以茶作为妙传心印的载体,茶修禅修一体,茶味禅味一味,茶密禅密一体,它使佛家茶有别于儒家茶、道家茶而独具特色。

“吃茶去”这一禅僧机锋语已成为“赵州禅茶”的文化符号流传千载,对于佛教界饮茶之风的鼎盛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提升了佛教茶文化乃至中华茶文化的文化内涵,是茶禅文化形成的标志。

赵州和尚“吃茶去”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仍然能够对当代人的生活起某种引领作用。因为“吃茶去”是一扇半掩半开的哲学的门,里面溢出的是生活的禅意。“生活禅”就是“禅”的生活化。一方面是体悟生活中禅意,以修身养性;另一方面是享受生活中的禅意,以愉悦我们的身心。

用两首诗做结尾吧:

赵朴初先生诗云: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启功先生诗云:

“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近称茶。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赵州和尚不拣亲疏便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