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中国纪录片“硬伤”:题材局限 叙事方式有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剧照。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刚刚在央视落幕,然而视频站居高不下的点击率、电商站美食的热销以及街头巷尾的话题热度,都让“舌尖效应”持续发酵中。 两年以来,《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成功,给萎靡已久的中国纪录片行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广告、图书、络销售等全方位营销触发纪录片商业化风暴,引领着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征程;堪比热门电视剧的收视率刷新了纪录片最高纪录,而6万美元的单集售价更创下国产纪录片海外销售新高……加上近年来《春晚》、《超级工程》、《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的成功,一时间,纪录片“从边缘回归大众视野”、“大繁荣的*金时代已经到来”等言论鼓舞人心。 然而,在采访多位国内外纪录片导演和专家后却发现,中国纪录片要走进“春天”,还有漫漫长路。表面的繁荣背后,暗藏叙事落后、产业断链、人才匮乏、现实题材缺席等诸多弊病。 ●叙事方式:我们还在“编故事”而非“拍故事” 担任《舌尖上的中国》总制片人的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前不久在第51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发现,在他们眼中,单从画面看,中国比较优秀的纪录片影像质量已经跟国外相差无几,但人物视角、故事表达方式差别仍比较大。“用影像本身来呈现故事的中国纪录片太少了!” 刘文说,传统的中国式表达方式是用解说词来表现故事——观众不一定看得懂画面,解说词是故事推进的驱动力。而国际化的纪录片表达方式里,故事是用影像来讲述和驱动的,即使没有解说词,观众也能感受到纪录片传递的信息和情感。“换言之,前者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后者的故事是‘拍’出来的,这正是二者的区别。” 关于叙事方式的差异,在不久前举行的年度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上,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的制作人、导演马尔科姆·克拉克也指出,中国纪录片一大“特色”是大量解说词的存在,这极大阻碍了纪录片的故事化。他认为,纪录片不是一个文学性媒介或带有画面的广播节目,而是一个视觉媒介。 “可以让你的对象在镜头前交谈,你可以采访他们。比如说家庭出现矛盾,父母不喜欢女儿的男友,那么就让他们坐在桌子旁讨论,让他们来给观众提供信息,而不是在旁边解释父亲不喜欢女儿的男朋友——这些信息都必须由你的对象本身显示出来。解说词的作用,应该如同砖与砖之间的混凝土,才能让你的纪录片画面吸引人,更像一部电影。” 克拉克还指出,中国的纪录片导演并不是个“问题少年”。“主人公的爱恨情仇、恐惧,分别来自哪里,这些话题有的时候完全被忽略了。也许这与中国人相对含蓄有关,但如果不问问题,纪录片将浮于表面,缺乏深度。” ●生产模式: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 花两到三年做一部纪录片,播出时间只有一到两周,播出结束后除了重播,就只能做成光盘——这就是中国纪录片的传统单一销售格局,没有形成具有品牌价值的产品,从而极大地压抑了其市场潜能。也正因此,试水产业化运营和全媒体营销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才一直为业内人士所津津乐道,它最大程度地发掘了纪录片的品牌价值。 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资深纪录片导演朱勤效告诉,业内公认纪录片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产业环节,中国纪录片成熟的标志应该是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像国际市场那样,一部片子从开始选题策划、资金、人才提案、市场化监理到营销渠道、出版发行,包括后产品开发如书籍、音像制品、衍生产品销售等都应该形成规模。“在国内,我们最现实的困难就是人才短缺。国内的纪录片创作者要学会并熟悉国际通行表现方式,还需要大量培训和时间。一个或几个片子被看好,并不代表‘春天’到了。” 刘文则特别强调了“调研”和“文案”的重要性,而这正是经常被中国纪录片忽略的前期工作。“前期调研是西方纪录片多年的惯例,调研和文案写作的时间常常占整个项目的一半;而国内轻文案,时间投入只占20%—30%。实际上,按照一个既定的高质量文案进行拍摄,整个项目会有90%的成功率。而国内的情况是,文案的变化比较大,甚至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动,这就导致拍摄成本大幅变化,也成为模式化生产的一大阻碍。”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告诉,两年前的“舌尖”第一季就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首次实践了前期调研。调研事无巨细,包括每种食物的来龙去脉,相关的人物故事,甚至是它所属乡村的特质、主人公小院里几点钟光线最好……前期考察中不断地追问和发掘,才搜罗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种种诱人的美食。“文案写作是纪录片市场化生产周期的必然要求,一个调研充分的好文案,能明确纪录片主题诉求,缩减拍摄周期和后期剪辑。” ●题材局限:社会现实类题材依然缺席 从央视纪录频道拿到了一份数据: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该频道成立三年来播出的国产节目总集数为1742集,其中自然历史类占48%,社会现实类占26%,*事科技类占14%,其他类型节目占12%。相比起欧美,反映社会发展的现实类题材所占的份额偏少,能引起强烈反响的几乎凤毛麟角。在很多观众的印象中,荧屏上播出的绝大部分纪录片不是历史建筑,就是考古发掘;不是珍奇古玩,就是山水风光、野生动植物。 深圳大学教授、纪录片导演郭熙志就直言不讳,相对于电视电影等媒体播出的关注收视率的主流纪录片,拥有独立精神的“作者纪录片”才拥有更为直撼人心的现实力量。社会制作力量应当努力接触基层生活和普通民众,拓展视野,发现更多的现实题材。 克拉克也告诉,中国纪录片的国际竞争力尚待发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话题需戳中全球观众的兴趣点。“国外关注中国正在发生什么,老百姓正在想什么、做什么。”克拉克正与纪录频道合作纪录片《高考》,他认为这个纪录片完全可以畅销海外。“全球各地都对中国市场和环境充满了兴趣,我们选取了具有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题材,可以把它称作是社会纪录片,对于中国社会、中国大众日常生活的一种状态的捕捉。这正是国外人最希望了解的中国。” “舌尖”热潮,难掩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窘境。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传播效果实验室在北、上、广开展了“中国纪录片公众形象调查”,结果显示,1/4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并不知道这是纪录片,还以为是电视剧或者电影;48%的公众不知道什么叫纪录片;28%的公众在近半年里没有看过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正在走出低谷,但与电视剧、电视栏目相比,纪录片的公众认可度还有待提升。可以说,目前中国纪录片还处于边缘化。”该调查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说。( 杨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