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叶的拼音为LuóBùMáYè。别名红麻、茶叶花、红柳子、野麻、羊肚拉角、泽漆麻,其英文名称为FoliumApocyniVeneti。这种植物来源于夹竹桃科的罗布麻,其叶片在夏季被采收并经过干燥处理,同时去除杂质。罗布麻通常生长在河岸沙质地、山沟砂地、多石的山坡以及盐碱地等环境中,其分布范围广泛,涵盖了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多个地区。
从形态上看,罗布麻属于半灌木,高度介于1至5米之间,其枝条呈现出紫红色或淡红色,并且分泌出乳汗。叶片特征明显,它们是对生的,形状从椭圆状披针形到长圆形不等,长度和宽度分别在1至8厘米和5至2厘米的范围内。叶片的先端是钝圆的,并带有小芒尖,基部则是宽楔形的,边缘则装饰着不明显但精细的锯齿。
花朵方面,罗布麻的花序是聚伞状的,顶生于植物上;花萼则深裂成5片,并被短毛覆盖;花冠的颜色是粉红色或浅紫红色,形状像钟形,先端有5个裂片,并且两面都分布着颗粒状突起;同时还有5个副花冠和5个雄蕊。果实是骨突果,以叉生的方式存在。种子的顶端则生长着白色且细长的毛发。
罗布麻的花期跨越6月至8月,而果期则从9月持续到10月。这种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生长习性使其在多个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和应用价值。性状上,罗布麻叶片多呈现皱缩卷曲的状态,部分叶片可能破碎。完整的叶片形状为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颜色淡绿色或灰绿色,边缘具有细齿,并常反卷。叶脉在下表面突起明显。叶柄细长,约为4mm。质地脆嫩。气味方面,罗布麻具有轻微而淡雅的香气,味道淡薄。
在鉴别时,可以观察到罗布麻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呈现多角形,垂周壁保持平直,表面覆盖着颗粒状角质纹理。气孔采用平轴式排列。
从横切面来看,罗布麻的表皮细胞扁平且外壁凸起。叶肉部分,无论是上表皮还是下表皮,都具备栅栏组织。上表皮内的栅栏细胞通常为2列,而下表皮则为1列,这些细胞极短。此外,还含有2至4列的海绵组织细胞,其中夹杂着棕色物质。主脉维管束呈现双韧型特征,维管束周围及韧皮部散布着乳汁管。
化学成分方面,罗布麻含有芸香甙、儿茶素、蒽醌、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以及氯化钾等物质。其性味属于性凉、味甘苦的范畴,并归入肝经。在功能主治上,罗布麻能够平肝安神、清热利水,常用于治疗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等症状。同时,它还可以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以及惊风抽搐的辅助治疗。此外,罗布麻还具有显著的降低血压作用。
使用罗布麻时,一般建议的用量为3至10克,可以通过水煎服的方式服用,或者单独浸泡后代替茶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