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八
TUhjnbcbe - 2024/4/5 23:59:00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八)

阿尔山市的“美丽变身”

《求是》杂志记者侯亚景《实践》记者史泽奇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兴安盟西北部,是一个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边陲小城。

年1月26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阿尔山市,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步履深深,嘱托殷殷。8年多来,阿尔山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棚户区改造全部完成,生态建设成绩亮眼,全域旅游如火如荼,开启了百姓安居乐业、城乡繁荣发展的幸福新篇章。

“忧居”变“安居”。走进阿尔山市林海街鸿旭小区,笔直的兴安落叶松环抱着幢幢亮丽的回迁楼,林业退休职工郭永财夫妇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8年。

“总书记来到我们家,关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说要让大家早日住上新房,真真切切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做客”的场景,郭永财老两口仍难掩激动,“现在我们告别了‘板夹泥’房,住进了新楼房,冬天屋里既暖和又干净,上厕所和洗澡再也不用受冻,可享福了,盼望总书记再来看一看!”

住有所居,承担着老百姓最朴实的期待与梦想。年以来,阿尔山市累计投入42亿元,改造棚户区房屋户,棚户区居民全部“出棚进楼”。据统计,棚改惠及全市一半以上居民,超过3万人从“忧居”变“安居”。为巩固棚改成果,阿尔山市持续完善道路、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新建居民广场、加大绿化等,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曾经,阿尔山市棚户区“夏天雨水倒灌,冬天四壁白霜”。如今,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既改出了城市的如画风景,更改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砍绿”转“护绿”。来到阿尔山市,眼见碧绿的草地、郁郁葱葱的林海美景,耳闻婉转鸟鸣、潺潺山泉和风起林间的自然交响,连呼吸的都是近乎令人醉氧的林木清香。

“这些年,阿尔山市的生态一年比一年好,林区里的小动物越来越多了,时不时能看到驯鹿、雪兔、野猪,近一两年更是冒出来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新奇动物。”在阿尔山市杜拉尔林场工作了32年,春防火,夏营林,秋防猎,冬管护,管护员白玉华见证了停伐后林区生态环境变化的点点滴滴。

图为阿尔山市郊的特色雪村夜景。王正/摄

阿尔山市是一座典型的森林资源型城市,然而,长期过度开发,前些年当地可采林木资源已近枯竭。为了守住绿水青山,阿尔山市把保护森林和草原作为重要任务,年开始实施禁牧退耕,年在内蒙古率先实现国有林场全面停伐。年以来,阿尔山市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累计实施天保工程万亩、封山育林万亩、植树造林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5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1.2%,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地下水、地表水均达Ⅲ类标准,为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贡献。

阿尔山市因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内蒙古的“绿色明珠”。

“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阿尔山市处于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交汇处,拥有温泉、湿地、火山、冰雪、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阿尔山市全面停伐后,以林木资源为依托的主导产业逐渐萎缩,出现大批林业富余劳动力,如何促进林业工人再就业,成为当地转型发展面临的“大考”。为此,阿尔山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立足生态谋发展、围绕旅游抓产业,通过“旅游+”战略,全面开展经济转型,全域旅游、非遗产业、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等不断壮大,旅游年收入从年的15.7亿元增长到最高超过60亿元,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年4月,阿尔山市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

作为白狼林业局的一名老林业工人,得益于阿尔山市的绿色转型,于九江不仅从伐木工变为护林员,还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当上了导游,办起了“林家乐”,带领游客欣赏林海雪原美景、体验林俗文化等,每年都有数万元收入。和于九江一样,越来越多的林业工人搭上旅游“顺风车”,在护林守绿之外,经营多种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放下斧头当导游,小康生活不用愁”,成为阿尔山市转型发展的真实写照。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如今的阿尔山市,已经成为内蒙古一张亮眼的“绿色名片”!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阿尔山市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守住了“绿水青山”,开发了“冰天雪地”,赢得了“金山银山”,走上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之路。

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

《求是》杂志记者李达黑龙江日报记者贾红路

5月的暖阳下,小兴安岭群山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的红松、白桦、落叶松在春日里生机勃发,令人心旷神怡。伊春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

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考察调研,深入上甘岭林业局林区,实地察看天然林保护情况;走进林场职工家庭,了解转岗就业和生活状况;到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和友好林业局蓝莓产业园,了解接续产业发展情况。总书记指出,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摸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在林场老职工刘养顺家,总书记深情地说,党中央始终关心大家,党和政府的政策会一以贯之,大家还要自力更生,找到新的门路,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6年来,伊春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变“采山”为“种山”,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今日的伊春,莽莽林海、松涛阵阵,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成为共识,“砍树人”变成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推进的优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青山无限好,转型路更宽。绿色大森林是伊春的宝贵财富,这里的红松不仅量大,而且种类多。曾几何时,这里也陷入过“越砍越穷、越穷越砍”的怪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伊春考察时指出,如果仅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了。这里的生态遭到破坏,对国家全局会产生影响。伊春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坚持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保护产业化”的发展新路。

5月下旬,铁力林业局公司的红松嫁接苗圃里,工人们熟练地将已经进入丰果期的红松穗嫁接到树龄在10年以下的红松砧木上,通过这样的方法,天然红松40年以上才可结果的周期可望缩短到10年。红松一身都是宝,既可以提供美味松籽,还可以深加工出松籽油、松籽精油,做成木雕等工艺品,形成全产业链。在苗圃间忙碌的工人说,现在干嫁接的活儿每天能拿到元的工资,还采摘黑木耳、山野菜等,一年不着闲,收入很不错,比以前做伐木工人强多了。

“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场,突出多种经营,防止一哄而上、产销失衡。”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伊春努力做好“林下经济”这篇大文章,初步形成了森林食品、北药、森林生态旅游、木材精深加工和绿色矿业等五个特色产业,红松籽、松籽油、榛果、蓝莓、蓝莓酒、桦树汁等多种生态产品产销两旺,刺五加、五味子、林下参等中药材种植红红火火,林下经济呈现出巨大活力。

林下组合拳,绘就新画卷。一场春雨过后,伊春市金林区九峰山养心谷景区空气中浮荡着红松的清香,山谷中成片的寒地甜百合正冒出绿油油的枝条和叶片。景区负责人杨毅说:“我们种植的寒地甜百合实现了在-35℃的极寒天气里不做任何防寒措施即可越冬,等到橙红色的百合花盛开,这里将是一片绚烂的花海,寒地甜百合还是药食同源的植物,赏花之余,百合馒头、百合酒都是游客们的最爱。”


  近年来,伊春市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朗乡花海是伊春森工朗乡林业局公司利用原来22万平方米的贮木场打造的重点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共栽植金鱼草、鸡冠花、孔雀草、千屈菜、雪菊、草乌、藿香、金莲花等观赏、药用花卉近千万株,集观赏性、体验性、药用性、经济性为一体。图为朗乡花海。黑龙江日报供图杨刚/摄

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的伊春,全域负氧离子浓度达—个/cm,拥有万公顷的山川林海、40万公顷的广袤湿地、83.8%的森林覆盖率。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伊春围绕“生态立市、旅游强市”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当地群众纷纷办起家庭旅馆、土菜馆,从“等靠要”的“猫冬”变成“赚不停”的“冬忙”,日子越过越红火。6年来,伊春累计接待游客多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亿元。

创新闯新路,跑出加速度。年冬季,数百名林业工人用20天时间在伊春市中心建成了冰雪文创园,伐木的油锯、大斧变成了冰雕雪景的雕刻工具。“从设计方案到施工建设,14个板块的文创园全部由伊春森工集团的林业能工巧匠完成,昔日的伐木工人转变为旅游产业工人。”伊春旅游发展集团董事长李广明说。

以数字、生物、冰雪、创意赋能生态价值转换,加快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伊春正在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子。日前,伊春森工集团“区块链+森工品牌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提升伊春“森工严选”品牌价值,红松、雪蜜、食用菌、风倒木管理等特色产业数据先行上链。围绕服务消费者、畅通监管者、便捷生产者、支撑决策者开展区块链示范应用,将伊春“生态美、空气优、负氧高、无污染”的生态价值,转化为“优质、优品、优价”的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在伊春考察时谆谆嘱托,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6年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进”在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他们以接续拼搏的奋斗姿态,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幸福的生活像小兴安岭的绿色一样绵长。

阿佤新歌唱幸福

《求是》杂志记者魏天舒云南日报记者谭雅竹

随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旋律在广场上响起,司莫拉佤族村新的一天开始了:“样样都好卖”小卖部内,店主赵家海正在摆放货物准备营业;56岁的赵新双穿上特色浓郁的佤族服装,即将出门到司莫拉旅游公司上班;大米粑粑厂香气飘飘,等待着游客前来……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在佤语中,司莫拉意为“幸福的地方”。

年1月19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佤族村,深情地说,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今天的司莫拉佤族村面貌一新,铺展开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图景。

农旅联姻,乡村振兴日子甜。弩、木犁、纺织机等在司莫拉民族文化陈列馆里一字排开,这些佤族祖先使用过的器具,让游客们久久驻足。漫步司莫拉佤族村,随处可见牛头图腾、象征民族团结的立柱等,浓郁的佤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游客们不仅被这里的青山秀水吸引,更流连于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的嘱托,司莫拉佤族村聚焦“农旅联姻、三产融合”,以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年6月,司莫拉旅游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79户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以佤族文化为特色的幸福餐厅、大米粑粑厂、特色小吃街先后建成,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司莫拉”品牌的果酒、红茶等一系列产品摆上货架,本地农产品价值翻番,传统农业实现了向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转型。

李发顺的农家小院,是游客常来的打卡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进李发顺家,亲切地和他拉家常,询问脱贫情况。这“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关怀,成为他向幸福生活迈进的最大动力。

年,李发顺投入20余万元对小院进行了改造,一家人吃上“旅游饭”,女儿在读研究生,儿子参军入伍,日子越过越舒心。

木鼓声声,民族团结一家亲。步入司莫拉广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标语写在最显眼处。

从“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到美丽乡村,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村里道路宽了、庭院美了、村貌亮了,各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党支部书记赵家清说:“现在大伙儿都明白,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没有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互帮互助,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不只是这一个村,清水乡对全乡进行了整体规划,“花缘里”玫瑰主题村、虞家营、半个山、蔺家寨等一批美丽乡村,以司莫拉佤族村为核心串点连线、连珠成景,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类型多样的志愿服务、乡村文体活动也开展起来,让孝老爱亲、勤劳守信、邻里互助等崇德向善理念,在各族群众中深深扎根,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场上木鼓声声、歌舞正酣,从佤族舞蹈《三声鼓响》,到景颇族舞蹈《十唱共产党》,欢快的气氛让游客们尽情投入,大家手拉手跳起佤族圆圈舞。司莫拉舞蹈队队长罗爱艳十分骄傲地说:“佤族、汉族、彝族、景颇族,舞蹈队里各民族都有,大家都是中华民族。”


  走进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一幅以彩稻为“颜料”、以稻田为“画布”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图为司莫拉彩色稻田画。云南日报供图龚德涛/摄

火塘田埂,红色引擎聚合力。司莫拉民族文化陈列馆内,一场火塘会正在召开。党员、群众和青年代表围坐在火塘边,热烈讨论如何打造司莫拉茶叶品牌,提升茶产业附加值。

烧了几百年的火塘,是佤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司莫拉佤族村党支部因地制宜,以火塘会、田埂会、民族文化讲堂等独具特色的形式,同大伙讲政策、谈变化,算发展账、收入账,各族群众在切身感受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聚人心、谋发展、解难题,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村里遇到大事小情,首先站出来的是党员。建设司莫拉幸福餐厅时,党员孟家留二话不说让出了自家的预留宅基地。问起缘由,他爽朗一笑:“我是党员,为了全村发展必须带头。”

28岁的赵兴凯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路上得到党员们的无私帮助。“支部一号召,全村群众马上行动起来”,赵兴凯说。亲眼看到的变化,让他更坚定了入党的决心:“我要把感恩变成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现在,他已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如今的司莫拉佤族村,群众积极投身家园建设,形成了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记者手记: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司莫拉佤族村敲响佤族祝福木鼓。年,司莫拉佤族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42万余元。脱贫致富路上,一个民族也没有掉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也没有缺少。司莫拉佤族村人唱着新歌,走向更加幸福的未来。

千年八廓街见证民族团结

《求是》杂志记者高天鼎西藏日报记者黄志武

青砖斑驳、街巷纵横,店铺林立、人群熙攘。

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来到位于拉萨老城区的八廓街,走进特色商品店,详细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

看到全国各地的人都到这里来,总书记感慨万千:“我23年前来过一次,现在建得多么好啊!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八廓街如一个缩影,映照出西藏民族团结的大局,也映照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局。

“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从形成之日起,这里就深深镌刻下各民族共同开发西藏的印迹。

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大昭寺,几经修缮和扩建后,形成了庞大的建筑群。经年累月,大昭寺周边逐渐形成集文化、商贸、宗教、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区域——八廓街。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驻藏大臣衙门就位于这里。

公元年,唐朝和吐蕃会盟。公元年,双方将盟文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石立碑于大昭寺前。这座唐蕃会盟碑,铭刻着藏汉民族团结的历史,成为高原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团结互助,共同走向幸福的见证。

从唐蕃会盟碑向前走数十步,临街有一座距今年历史的三层藏式院落,这就是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一件件文物,清晰地展示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和平解放后,驻藏大臣衙门旧址曾被分配给群众居住,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八廓街北院”。几十年间,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其乐融融。

汉族、藏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各民族“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共同将八廓街建设成现在的模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

“各族群众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期,“拉萨除了大昭寺周围的八廓街,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也没有任何公共服务设施,没有路灯,没有供水和排水设备”。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儿女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亲切看望当地干部群众。从林芝到拉萨,此起彼伏的“扎西德勒”,载歌载舞的各族群众,哈达、热巴鼓、切玛、青稞酒,幸福的日子宛如绽放的格桑花。总书记强调:“目睹了雪域高原美丽壮观的风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感到高兴!”“这些年来,西藏各族群众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所到之处感受到了大家对过上好日子的幸福之情、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见到总书记时,内心非常激动和开心。总书记亲切问询店内各种款式的服饰,从布料材质到款式,从穿戴搭配到穿戴方式等细节,都问得非常仔细。”直到今天,八廓街内的朵究仓藏装店店主卓玛还清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店里时的情形。


  位于拉萨老城区的八廓街,是西藏著名的商业街。近年来,越来越多不同民族的人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创业、旅游。图为众多游客在八廓街观光游览。中新社记者富田/摄

今年45岁的卓玛在16年前就开起了这家藏装店。“以前光顾我们店的消费者大都是本地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光顾我们的店铺。”碰到外地游客,她都会详细讲解哪些是冬装、哪些是夏装、哪些是内衬,让顾客了解服装背后的西藏历史和文化。卓玛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我打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年5月,大型话剧《八廓街北院》登上国家话剧院舞台,生动演绎了八廓街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

来自天南海北、操着不同口音的各族商户“比邻而市”,成为八廓街一道别样的风景。不少来此经商的外地人,都已融入了当地生活,不仅爱上了酥油茶、藏面,还结交了不少藏族朋友。“我们的友谊就像酥油茶一样,酥油和茶叶是分不开的。”十多年前从成都来到八廓街经商的张权禄说。

在八廓街周边,多民族群众共同居住的大小院落有百余个。大家共居一院,就像一家人一样。汉族大嫂去买菜,出门时总是问一声藏族阿妈需不需要捎点什么;藏族阿妈晒太阳时,总是帮着照看学步车里邻家的小孩子……

玛康大院位于八廓街吉日一巷十一号,院里生活着60多户各族群众。来自墨竹工卡县的扎巴一家在大院里住了30多年,他说,逢年过节,家人都会做好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送给邻居,尽管大家的生活习惯、语言、风俗不太一样,但都互帮互助,相处得像兄弟姐妹一样。

各民族文化在八廓街交相辉映、创新交融,让千年古街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记者手记:

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八廓街的各民族“犹如茶与盐巴”相互交融,相亲相爱、携手奋斗,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动人篇章。

达西村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求是》杂志记者李民圣《今日新疆》记者朱兴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达西村,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过去,这里“一年四季白茫茫,只见播种不见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当地党组织带领下,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谋发展,共同走上致富路。

9年6月,习近平同志来到达西村考察基层党建工作。年,该村村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变化。当年9月,总书记给达西村全体村民回信。在信中,总书记说“一直惦记着大家”,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达西村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好政策,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抓发展、抓生产、抓民族团结,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再创新业绩,乡亲们生活得越来越舒心幸福。

强党建,“吸铁石”凝心聚力。每逢周一,村民们一大早便聚集在村委会楼前举行升国旗仪式,这已成为达西村人的自觉行为。

“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是达西村人的一句口头禅,也是达西村大变样的密码所在。

过去的达西村,土地盐碱严重,没有一条林带,没有一块条田,自然灾害不断。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干部与村民们一起修渠清淤治盐碱、种树防风护农田,狠抓粮食生产,硬是把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良田。能干、会干、肯干的党组织也成了“吸铁石”,只要是村党组织的决策,村民就积极响应。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达西村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脱贫攻坚战场上,先后有49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村民结对子,签订脱贫责任书,不脱贫、不脱钩。棉花定苗打顶、牛羊育幼接羔、果树修枝浇水,处处可见党员们的身影。经过多年努力,这些帮扶对象早已全部脱贫、走向小康。

年,达西村又迎来一次大变革:成立村党委,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同时,扎实开展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切实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铺好柏油路、住进新房子、用上天然气、开着小轿车……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村民艾沙·吾守尔感慨地说:“党的恩情就像天山的雪莲——看得见,数不清。”

促团结,“石榴籽”抱心贴心。“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这句村训,是达西村人始终不渝的信条。

20世纪80年代开始修建团结渠,年率先开展民族团结结对认亲活动,新时代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共致富。达西村,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高度肯定的,“各族群众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日子越过越好”。


  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业不断发展,达西村趁势发展乡村旅游,吸纳了一批村民就业创业。图为年6月15日,达西村正在迎接千人旅游团。尉犁县委宣传部供图郭宝玉/摄

传统节日在达西村就是“邻里节”。元旦茶话会上送“福”字到各家,春节邻里串门走亲戚互相拜年,诺鲁孜节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度佳节,中秋节齐坐葡萄架下吃月饼赏月亮,古尔邦节一起参加欢快的麦西热甫……达西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一块馕也要掰开来大家一起吃。

采访中,记者总能听到村民们说,“我们达西村人不做破了口袋的马铃薯,洒满一地;而是要做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

兴产业,多元发展创新绩。年,达西村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收入万元,享受到了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这是达西村兴民富民的一项最新举措。

“总书记的回信,是达西村不断前进的动力。”兴平镇党委副书记、达西村党委书记古再努尔·买买提说,“这几年,我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不断拓宽致富路子。”

借力数字技术,助推乡村振兴。达西村不断拓展数字农业运用,尝试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村民们种地已经不用天天跑田间地头了。同时,抓住机遇发展电商,成立电商创业基地,达西村及周边乡村的罗布麻、罗布羊、干果等特产在网上得以热销。

旅游业是增收致富的又一增长点。这些年,随着新疆旅游业不断发展,达西村趁势发展乡村旅游,吸纳了一批村民就业创业。如今,建成了一条风情街、一条产业街、一处夜市,村民们先后开办了农家风情园、民宿,与香梨园一起,串联起达西村乡村旅游的新格局。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古再努尔·买买提感慨万千:“就是因为有总书记的深情关爱,有党的好政策,有大家的齐心奋斗。现在,达西村人有一个共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达西村建设得更美好。”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达西村的回信中深刻指出:“有党的好政策,有各族群众齐心奋斗,就一定能让乡亲们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新时代达西村的变化,正是中华大地无数村庄旧貌换新颜、无数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的生动例证。

来源:《求是》/12

1
查看完整版本: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