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炳灵寺佛像佛顶藏佛经 前额镶嵌水晶菩萨石(图文)
维修中的炳灵寺佛像
维修前的炳灵寺佛像
炳灵寺风貌
炳灵寺风貌
炳灵寺风貌
中国佛教新闻甘肃讯 拥有千年历史的炳灵寺第171龛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在唐代大佛的顶髻内发现了一部明代佛经。同时,在大佛的前额发现一块罕见的蛋形水晶宝石。
炳灵寺大佛顶部现明代佛经
这一次对大佛进行的大规模修复是为了配合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 甘肃段的申遗工作。 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石劲松告诉,炳灵寺石窟中的第171龛大佛窟自盛唐建成以来已有1300年的历史,大佛不论是高度还是宽度都是炳灵寺石窟中最为壮观的,因此也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甘肃第三大佛,该大佛也成为了炳灵寺的标志。
此次针对大佛的修复工程是2011年6月开始实施的,由于第171龛高约30米,大佛高达27米,所以一直以来文保工作者很难近距离地看到大佛的顶部。 在此次的保护维修过程中,我们是借助脚手架到达佛像顶部的时候发现的这处珍藏。 石劲松介绍到,在大规模的修复过程中,文保工作者发现在大佛顶髻上的泥塑严宝以白色麻布紧紧包裹,在进一步地发掘中文保人员在尖顶处的一个破损洞口内发现了一部卷成筒状用*布缠裹的佛经。经查看,佛经顶端遭战火焚烧,但是从火烧后断面上显现的零星藏文字母判断这部佛经为藏文经典,经卷固定在了严宝内不能取出,所以佛经上的内容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外,在维修过程中,文保工作者还在脱落下来的明代后加的小螺髻下,发现了几粒已经碳化了的麦粒和几节残香,从麦粒的外形及大小来看,应为当地生产的夏小麦。
经过文物专家的初步鉴定,发现炳灵寺大佛顶髻上严宝内的藏经为严格依照经典仪轨所装的法舍利藏。而在大佛螺髻下面发现的麦粒与残香应该是五香和五谷宝藏中的残余物。此外,根据大佛右颊耳根处发现的彩绘断层以及大佛的泥质螺髻,文保工作者看到了明显的明代重修混迹。
大佛前额发现罕见蛋形水晶宝石
这次维修最大的亮点应该就是大佛前额正上方的螺髻间,那颗半包裹状镶嵌着的透明无色、呈玻璃光泽、不规则的蛋形水晶宝石了。 石劲松说,经过专业红外光谱测定和实验室取样分析鉴定估值,目前已经证实该水晶为石英族矿石中的透明水晶,水晶横宽7.22厘米,体高8.85厘米。水晶表面未经打磨,呈现天然的刻面,体内矿物包裹体较少,透明度高,但裂缝较多。这块水晶体量较大,为较为罕见的水晶宝石。 水晶有磷光,古代佛教人士因这种矿石似五彩祥云的佛光,故称其为 菩萨石 。
石劲松表示,这也是炳灵寺众多佛像中,发现的最大的一块宝石,且因其镶嵌部位在大佛前额正上方的螺髻间,在当时应该是最为尊贵的象征。关于宝石的具体价值,还有待文物专家进一步考证。
炳灵寺唐代大佛位于炳灵寺第171佛龛内,建于盛唐、中唐时期,明代重修。佛像高达27米,上半身为石雕,下半身为泥塑,是唐代以来佛教艺术的结晶。根据记载,明代曾在大佛前修建九层楼阁以保护大像,但是在清同治年间被毁。1967年曾经在维修时清理出了九层楼的柱础,1982年省文物部门对大佛腿部进行了加固,2006年,对于大佛的保护再一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线当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相继完成了对大佛的各方面摸底工作。2010年底,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正式批准了大佛保护维修方案,国家文物局投资150万元,由敦煌研究院负责设计和施工,主要是对大佛本体的保护维修,重点对面部、手部、脚部等地方进行维修治理。
据了解,本次保护维修大佛工程为甘肃省 十二五 期间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之一。
延伸阅读:
炳灵寺最早叫 唐述窟 ,是羌语 *窟 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 十万佛 之译音,取 炳灵寺 或 冰灵寺 之名。炳灵寺在唐代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初建于16国时期。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以下为主,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窟龛183个,造像近800身,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169窟开凿于一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炳灵寺石窟雕像776躯,其中石像694躯,泥塑82躯,主要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造型概括,手法简练,肢体半裸,衣裙飞动,姿态优雅,静中有动,比例协调,充分体现西北浑厚粗犷之神韵。
中国佛教新闻整理